宇通校车,幼儿园校车,小学生校车,19座幼儿园校车,41座校车,大鼻子校车,幼儿园校车报价,宇通幼儿园校车
因为一位3岁女童遗落校车致死事故,7月13日之后河北廊坊市霸州堂二里镇亲爽养正幼儿园被有关部门查封。这是半个月以来,河北省发生的第四起幼儿园校车遗落幼儿致死事故,另外三起事发地分别在保定、唐山、石家庄。7月14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强化民办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全面进行排查。
为何校车闷死儿童惨剧一而再地发生?为何上下车时司机不清点下孩子人数?为何班级老师见到没来又没请假的孩子,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幼儿园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去哪儿了?
相信当大部分人读此消息的时候,都会有这一系列言辞铿锵的反问。是的,几乎所有的惨剧都如出一辙,“疏忽”是最大的过失,而当我们感情层面的斥责完之后,终究还须回归理性。我们明白清点人数是避免事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问题在于到底该谁来检查人数,用什么方式来检查人数,这才是该“划重点”之处。
看起来跟车老师、司机、班级老师,都有清点人数的责任,但结果呢?跟车老师忘了清点人数,或是侥幸认为司机清车时会发现,司机却误认为跟车老师已经清点过了,然而班级老师也未及时发现……最后各个责任环节“偷懒”酿成大祸。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责任分散效应”,要求有“责任心”的人越多,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就越难尽其责。倒不如我们一开始就让某个人独立承担责任,责任感反而会加强,同时规定因个人导致的事故将被追责,相信结果会好很多。
然而,这些也只是减少避免事故发生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幼儿园唯利是图、违法违规购置非标准车辆,体现出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把关不严。倘若在第一起悲剧发生后及时展开拉网式排查隐患,下令禁止,事故还会在短时间内接二连三发生?并且,孩子没人看管是现状,地方财力又不足,社会上托管幼儿的需求旺盛,导致基层衍生出很多像亲爽养正幼儿园这样市场化无证经营的幼儿园,加之同行间互抢资源、无序竞争,埋下了诸多安全与风险隐患。这不但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别“放之任之”,还要将民办幼儿园等同于公立幼儿园一样纳入监管视野内,斩断无证幼儿园的“求生”之路,以防被关停的幼儿园在风头之后死灰复燃,这比出事之后再查封显得更真诚。
另外,孩子屡屡被遗忘在车内引发惨剧,家长也一定要引以为戒。平日里多传授孩子相关自救办法,比如按喇叭和双闪警报灯,拍打车窗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注意。
校车从无到有本是一项便利的进步之举,不曾想它却成为夺命“杀手”,看来相关责任链条中的人或部门是时候有所行动了。